2007年4月25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实话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大学生做“村官”的新话题
肖华

  大学生做“村官”,不是新闻;大学生做了“村官”后如何增长才干、发挥作用,则是新话题,而且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我们动员大学生去做“村官”,一方面是让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学子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意志,并在锻炼中增长才干;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们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分发挥作用,带动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
  结果是,“大学生‘村官’就是不一样”——这是《浙江法制报》(4月19日)一篇报道的引题,开宗明义地道出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的大作为。报道说,“下乡”到余姚市梁弄镇的18名大学生“村官”创设了 “大学生村官网”(据称这还是国内首家),他们不仅通过网上的交流充实自己,还把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带到乡村,把民主法制观念和实用法律条文送给村民。他们不仅坐而论道,还起而力行,主动为农民朋友提供法律援助。
  事实上,大学生“村官”确实在村务管理、环境治理和村风民俗的革新等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专长,做出了不小的成绩。
  有人说,村务管理之类的事是“小儿科”,“劳驾”大学生们是大材小用。这话似乎有些道理——大学生,天之骄子,本是志在“鸿鹄”,结果却居于僻壤,再怎么闹腾也是处于“神经末梢”。
  但是,如果我们从宏观的视野来考察的话,这种“识见”就只是一孔之见了。
  实事求是地说,以往的“村官”队伍,其观念意识、知识结构、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仅是差强人意,尤其是偏远的贫穷农村,往往是“群雁欲飞”却缺少领头之“雁”。让大学生们去做“村官”,其综合素质一跃而高,由他们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是一个新的起点。
  再说,现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们如果只对高端岗位“一往情深”,难免渠道不畅、机遇难觅。然而农村,却正是需要大批人才的地方,也是人才能够充分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农村虽然清苦,却也能让青年学子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后成为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特别是在大力建设新农村的今天,倘若我们的大学生“村官”们能够在其中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那种成就感,也是其他待遇所无法比拟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现在正当其时。建设新农村,正是青年学子挥洒才情、建功立业的舞台。